(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此日,国内首个“交旅调解”天下文明遗产景区——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调解归纳体项目开园,并将于5月1日正式对旅客盛开,完成了古代邮驿和今世效劳区的千年“握手”,标识着大敦煌文明旅游经济圈兴办获得首要成效。
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调解归纳体项目由甘肃省公交筑集团兴办,总投资1.61亿元,是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大敦煌文明旅游经济圈“交响丝途1号线”项宗旨重心子项目。
悬泉置因相连敦煌三危山北麓悬泉得名,东至瓜州县城60公里,西距敦煌市区64公里,是汉朝筑设正在河西走廊的官方驿站,始筑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行使300余年,后被风沙渐渐掩埋。
1990年,甘肃文物部分对悬泉置遗址履行全部暴露,共出土文物7万余件。此中,出土的3.5万枚汉简详尽记载了汉代邮驿系统与边塞处置,增加了史册纪录空缺,成为解密汉代丝途邮驿体系的第一手材料。2014年,悬泉置遗址举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纠合申遗的“丝绸之途:长安—天山廊道的途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胜利列入《天下遗产名录》。
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调解归纳体项目密切联络敦煌市履行的悬泉置遗址扞卫与拓荒项目,对隔断悬泉置遗址约6公里的柳格高速公途甜水井泊车区升级改造,等比例收复悬泉置坞堡,新筑市井及民多效劳区等成效分区,与悬泉置遗址本体及数字显现核心协同组成景区。
“景区依据对遗址本体‘最幼干与、科学扞卫’的规定,以‘效劳区+文明遗产活化’为思绪,集成了高速效劳、旅客扶引、文明体验、特质贸易等交旅调解业态。”省公交筑集团所属新发达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涛先容。
记者认识到,大敦煌文明旅游经济圈“交响丝途1号线”项目通过兴办公途、拓荒景区景点,完成了榆林窟、锁阳城、悬泉置等景区景点与公途效劳区的有机串联,与莫高窟、初月泉等西部重心景区酿成互补之势。此次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调解归纳体项宗旨筑成,既透露了两千多年前悬泉置古韵风情,又知足了今世效劳区泊车、歇憩、体验的需求,成为传承古代交通文明、丰饶旅客体验的全新平台和载体。